專訪|《永遠的山丹丹》來港演出 冀推動陝港兩地文化交流
適逢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也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10周年。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倡議,落實陜西省委省政府關於陜港澳台融合發展的部署要求,應香港中樂團邀請,陜西省廣播電視局組團赴港,攜陜西省廣播電視民族樂團、陜西民族樂團、米脂縣吹打樂團日前抵港,昨晚(12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與香港中樂團進行大型原創民族管弦樂組曲《永遠的山丹丹》的聯袂演出。
《永遠的山丹丹》由八個樂章組成。(點新聞記者攝)
《永遠的山丹丹》以黨中央、毛主席在陜北工作生活十三年為背景,以陜北腰鼓、嗩吶、信天遊、陜北說書等藝術形式,展現在這片黃土地上世世代代生息的陜北人民生活。整個演出由《信天遊》《壺口鬥鼓》《祈雨》《五彩的窯洞》《刮大風》《趕腳的人》《朝天歌》《永遠的山丹丹》8個樂章組成。
作曲王丹紅教授表示,2016年她受邀創作《永遠的山丹丹》時,最初是拒絕的,因為才完成山西省的大型民族管弦樂作品創作,短期內難以再圍繞黃河文化進行創作,但她同時被陝北地區文化深深觸動。王丹紅坦言,每位作曲家面對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時,首先要保持敬畏之心。懷揣着這份情感,她在短短半年內五次前往陝北地區采風,了解當地人文情感,深受當地火熱的民間文化所感動。
她向記者透露,采風的過程中受到很多啟發,對當地民間藝人用特有方式進行演奏深感震撼,直觀感受到了中國老百姓特有的面對苦難生活的豁達樂觀的精神。她在作品中大量使用了當地傳統民間樂器子長嗩吶,指陝北人一生的婚喪嫁娶都伴隨嗩吶的聲音,將其形容為「陝北人的音色圖騰」。王丹紅表示,《永遠的山丹丹》是其創作生涯中的里程碑。作品誕生至今7年,始終在她的心目中佔有很重要的分量,而通過創作也對陝北這片土地產生了很深的感情。
陝西省廣播電視局副局長劉生勝表示,今次合作對於進一步深化陜港兩地文化交流,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具有重要意義。一是進一步提升陜港兩地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助香港同胞更深入了解陜西文化,深化兩地交流合作;二是進一步促進陜港兩地分別作為古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的文化交流互鑒;三是進一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承與發展。他強調,陜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擁有着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和厚重的黃土地文化。香港是東方明珠、世界之窗,中西文化薈萃,匯聚國際人才,極具大都會獨特魅力。這次陜港聯合演出,就是兩地繼續秉承「同發展、共繁榮」的理念,利用香港這個世界之窗和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以更開放的視野、更寬廣的胸襟、更包容的情懷向世界展現我國民樂藝術發展的優秀成果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深入踐行文化強港、文化強省、文化強國戰略,堅定文化自信自強,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努力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做出積極貢獻。
《永遠的山丹丹》是香港中樂團第48樂季的開幕音樂會。(點新聞記者攝)
香港中樂團行政總監錢敏華指,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永遠的山丹丹》早前在內地演出近百場,香港中樂團的指揮閻惠昌先生是陜西人,亦是劇目首演的指揮,一直以來希望將這部極具文化內涵的作品帶來香港演出。作品將陝北腰鼓,嗩吶等藝術形式包容在內,今年適逢75周年國慶,是一個很好的合作演出的契機。她透露,籌備過程要處理諸多行政問題,最終成功推動演出順利舉行,表示非常期待,又指香港中樂團一直以來與內地多個省市的樂團進行合作,期待帶動中國傳統文化以不同形式帶給香港市民。透過音樂欣賞到有特色的中國音樂和傳統文化,亦有助香港人日後北上旅遊時有對背景和文化底蘊更加熟悉的了解。
陝旅集團副總經理趙月望表示,通過陝西民族樂團的演出,讓民族樂團的民樂作品搭上陝旅集團文旅產業鏈的平台,有利於民族音樂的發展繁榮。此外,希望陝西民族樂團搭上陝西打造萬億級文旅產業的新動能、新趨勢、新機遇,將民族音樂帶向新高度。她指,希望未來將更多作品通過融合創新等新形勢,開通陝港兩地的文化交流,期待未來在文化方面加強互動和共融,而通過民樂這把「鑰匙」,期待打開內地與香港通過文化交流增強人心互通的大門,共同打造搭上「一帶一路」發展的平台和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