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剪揼攻略研究
(以下是新聞報導,想看攻略的請直接看最下面)
「包剪揼」是每個人從小就會玩的遊戲,但有否想過,這項看似隨心出拳的遊戲都有制勝攻略?內地一個團隊用了四年時間,完成「包剪揼攻略」研究,解釋包剪揼制勝原理,指出人們若勝出一般會有慣性,而落敗則傾向改變,雖然被人形容為「吃飽飯沒事做的研究」,但該研究卻得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垂青,獲選為學院的科學權威雜誌《科技評論》二○一四年度最佳科學研究!
由浙江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及中國科學院組成的團隊,四年前開始這個包剪揼實證研究,雖被調侃為「浪費經費」,卻想不到會獲《科技評論》選為年度最佳研究。
研究基礎分為宏觀及微觀,宏觀方面,研究指當我們面對不同變數,社會系統一般會有持續的周期現象;而微觀基礎,即包剪揼攻略則指出每個人的行為都有一種隱藏模式,在一定情況下,勝者會傾向保留獲勝的策略,而輸家就會按照「揼、剪、包」順序去出拳,和局的人就按照「揼、包、剪」順序出拳。
360名大學生參與實驗
雖然研究對象看似兒戲,但研究方法絕不馬虎,團隊招募三百六十名大學生參與實驗,分成十二組跟電腦對賽,進行三百輪「包剪揼」博弈,進行觀察及統計。《科技評論》指出,該項研究是首次對包剪揼方法的大規模測量,並揭示我們一直沒有留意的行為模式,更指聰明的人可以利用該模式提高勝算。
世界包剪揼協會:終極教路
另外,世界包剪揼協會(World RPS Society)(小編:真的有這樣的機構!?)之前都推出過包剪揼攻略,更提出六招包剪揼秘技,例如據統計出揼的人最多,出包的人最少,所以一般想不到要出甚麼拳,就應該出包。包剪揼據說是源自十九世紀的日本,在明治時期傳入中國,到了二十世紀再輾轉傳到歐洲及美國。
另外,世界包剪揼協會(World RPS Society)(小編:真的有這樣的機構!?)之前都推出過包剪揼攻略,更提出六招包剪揼秘技,例如據統計出揼的人最多,出包的人最少,所以一般想不到要出甚麼拳,就應該出包。包剪揼據說是源自十九世紀的日本,在明治時期傳入中國,到了二十世紀再輾轉傳到歐洲及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