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強的彭于晏
不好意思,沾一下光。認識彭于晏有8年時間了。比起很多明星來說,認識這人時間不算長,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好像從來沒變過,沒有因為名氣漲了就得了大頭症,而且,堪稱是電影圈的十項全能選手。
讓我們來細數一下他到底從電影裡學了啥?
《六號出口》:學當DJ,覺得這個可能難度還好。
《聽說》:手語,這有一點難度了吧?要背台詞還學手語,不是容易的事。
《近在咫尺》:拳擊,其實這段就讓他練足身材與體能。
《翻滾吧!阿信》:體操。光是鞍馬、拉環,這些居然都能有模有樣,超難。也靠本片徹底翻身。
《激戰》:MMA綜合格鬥技,這也是一門魔鬼訓練。結合散打、拳擊、泰拳、巴西柔術、擒拿技等。彭拍這片大概已經把世上所有對打技巧全練了個底。
《黃飛鴻之英雄有夢》:都說黃飛鴻了,學了哪家子武學就不多說了。
《破風》:每天騎腳踏車都是破百公里,這是什麼變態訓練?別說一般人練騎有沒有破百了,筆者一般騎車散心健身用頂多也騎30公里,當演員要練到破百,可見付出多少力氣。還練到體脂肪剩下3%,可見練得多精壯。
把上面的各項技能加起來,不多不少,可能還超過十項,彭于晏好像在電影裡苦訓折磨自己成性,這是一種銀幕上的肉身神話,馬虎不得。眼尖而挑剔的觀眾隨時透過銀幕裡的放大效果檢視你的表演到不到位,能不能打馬虎眼,過去就過去了。尷尬的是由於彭于晏體型較高,要找到符合他身型的替身不容易。所以當初練《翻滾吧!阿信》時就幾乎都得全戲上陣。
再把時間拉遠一點。他2007年拍電影《六號出口》的時候,由於筆者當時租房在西門町。三不五時回家時都會看到拍戲,身為媒體人天職,路過的場面都被你堵到了,豈有不留下來採訪或是等看看能不能聊上兩句?好讓隔天新聞有個版面交差。當時對彭于晏就一直有著極佳感覺。
等到他再度與林育賢導演合作那部幾乎是為他量身打造的《翻滾吧!阿信》後,確實見著了他的汗水極限多麼令人動容。如果說唱片圈最佳的後代苦訓代表是蔡依林的話,那麼電影圈最佳苦訓代表,絕對就是彭于晏了(咦,這樣接是否有某些巧合?)
彭于晏算是30歲這門世代目前的獨一無二人選,賣帥賣高賣萌、賣肌肉、賣敬業、賣自我折磨這些多方條件組起來,同期出道的還有好幾位演員,但可能找不到比他還「熱愛折磨」自己的演員。每個演員都有各自八字命運,有些人光是賣痞都很有市場,有些人則賣傻氣愛也很有人氣。
看彭于晏在電影裡面一次又一次的脫胎換骨,這也是電影賦予演員的獨特傳送門。把你丟進戲裡面就又學了一次截然不同的技職人生,有些戲子樂於被磨被挑戰,有些人則不一定願意脫離舒服圈。得說彭于晏今天得到這一切都不是意外,台灣這些年能送出這批25-35世代的小生,相較之下香港幾乎缺席了(他們斷層更嚴重,勉強只剩下余文樂)。這個年紀的競爭者好似只剩下台灣與中國之爭,更何況彭多次在同類型影片拿到主角合約,證明了他苦訓總算出頭。
最後再回來《破風》,這片在高雄氣爆前封街取景,封街長達13公里才有辦法讓劇組拍攝取景。令人遺憾的氣爆現場,在片中多次入景,看到林超賢導演讓高雄場景在全片比例長達一半,這份影像大禮,算是獻給高雄的感恩畫面,更是近年少見華語片能把高雄等城市場景拍得這麼漂亮的作品。